top of page

2022年生日,“金子般的心”新解

我还挺喜欢黄金的,觉得这玩意儿好看、稳定、可轻可重,不能人造但可掺杂,十分适合做计量单位来可视化那些比较虚的东西。

比如“金子般的心”。金子般的心当然是贵重、稀有的。不过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人们每天的24小时被充分占据,工作,应酬,个人生活,家庭,交际,等等等等,就像金子被不断延展,到极限,就成为微米级厚度的金箔。金箔虽然还是金子,但其珍贵的程度远远下降了。

1克黄金可以被延展成半平米的金箔。成年人的心脏大概300克,约可以延展成150平米,算是不错的“住房”面积,做成3B2B也够敞亮。在人心这座房子里,虽不会有即用即抛的逢迎之辈被邀请进来,却也够招待不少值得的“客人”来访,但是仅允许少数几位住下。就好像一个成年人,多数时候是在“社交”,他们不值得金箔;偶尔袒露一点真心的关系不算少,如同授人金箔;但是能达到可感知重量的金子的量,就太少太珍贵了。

有些金箔不纯、掺杂,有些金箔则纯一些,但是很难被辨识出来——因为总量太低。有些金子是K金,也可能是镀金甚至假金,有些金子则是999,辨识他们不能靠眼力,而需要试金石。金箔只有是999且经历重重积累才能被当作金子珍视,重重积累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双方同时999投入,这很难,因此稀有。落在地球上的狗头金更是稀有。我极珍视那些为数不多的真金朋友,无论是时间炼就的999或者天降的狗头金。

我是一个极不擅长伪装自己的人,也早已放弃学习“伪装”,总以999示人。年轻些的我,真心认为遇到的绝大多数的心都是金子,直到他们自证自己不是999,于是失望,如此反复。后来,我拒绝相信金箔是999的可能,既然不够重量,纯度又有何所谓?不如弃之。今年的我,懂得了换位思考——我虽以999示人,对方其实也并没有机会或者趁手工具识别之,即使相信我是999,也并无足够厚度来产生贵重感。我在人们眼里充其量就是金箔,期待重量感是不现实的。


但也没必要不把金箔当金子。纽约这座人口密度高人流量大的城市,遍地都是即用即抛型的塑料颗粒式友谊,走过路过错过再也不见是常态。纽约的人们也偶有那些真心示人的瞬间,仿佛头皮屑大小的金箔随着雪花降落四散,闪一下,消失了也不心疼,努力攒也很难攒出一个指甲盖。我曾想,我作为999,干脆把这些或真或假的金箔都主动扫掉。我的心理咨询师问了一句,如果let it be又会如何呢?

是啊,又如何呢?其实并不值得主动花大力气梳理清理检验,自然处之就是了。我因此变得心平气和,觉得金箔也是不错的。


然后觉得自己确实又长大了一岁。哎呦,不错哟!

2022年生日季

于纽约

Recent Posts

See All
一个月相亲16次,我学到16课

四年前写的这篇 《 当老妈第500次问我为什么没有男朋友 》 ,在四年后迎来了“重大更新”。 过去四个星期,阳光灿烂让人能量爆棚,我密集地进行了16次“相亲”(平均每周见四位),期间仔细观察对方也观察自己,目标是“收集数据以指导后续相亲的程式优化”。果然发现了之前从未发现的...

 
 
 
伦敦1883: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伦敦地铁,昵称The Tube,真的是很“tube”,多数都窄小、颇有压迫感。车厢很窄,比费城跑郊区的小火车还要窄。面对面两排座位,车门也是弧形。伦敦地铁是有些是有信号的,不知道全世界是不是只有纽约地铁还没有通手机信号…地铁车厢好老、运行好吵,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乘客里...

 
 
 
伦敦Tate“遇见”片山真理

坦白讲,当我在伦敦出差、决定提前下班去趟Tate Modern美术馆时,我心里想的只是“泉”、龙虾电话、泰晤士河景,并未对其中当代的展品抱有任何预期。 欧洲当然是现代艺术的发源地,印象派、新艺术运动、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无不先锋,是19世纪末、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