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时间:2023年4月
分享者经历:擅长文科的理科尖子生&社牛 -> 高考成绩不理想,与清华失之交臂 -> 就读电子系,琢磨工程师之外的出路 -> 没有拿到宝洁marketing的offer,稀里糊涂本校本专业保研 -> BBS上发现实习机会,误打误撞成为埃森哲广州第一个员工 -> 快速晋升,赴美读商学院 -> 在culture shock中沉淀,选择继续做consulting -> 在一众tech公司中,直觉选择小公司、内容行业,快速晋升 -> 美国主流媒体公司COO -> 硅谷内容创业公司COO
他说:“我觉得很多人在那个过程中是肯定很少能够完全想很清楚自己想要干嘛。”“人的一生很多时候有很多选择机会,也没有说一定这个是对是错,很多时候人的际遇就是靠运气的。”“咱们的人生是先往前进,你没有办法知道将来是怎么connect,你只能回头看才知道怎么连起来。”
读者预期管理: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他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我这边录音开始了。谢谢师兄过来分享,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分享者:我叫Vincent,目前在一家人在美国西岸,现在是在一家美国的创业公司做COO。我高三毕业是1999年,理科生,大学是广州的中山大学,高三我是在广东佛山市,所以其实我老家跟读大学地方离得非常近,现在都是属于一个城市了,原来可能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宫师姐:先请分享一下当下的一个在创业公司做COO的一个工作节奏,还有日常的生活状态怎么样?
分享者:我的工作节奏其实跟大部分人应该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肯定创业公司会比北美一般大公司会更忙一些,但是也没有说不能睡觉。大概周一到五,周六有时加一加班,大概每天工作个8~10个小时左右。因为我也创业有些年头了,年纪也不小了,现在肯定没有以前工作时长那么长。我以前早一点20来岁、30来岁的时候工作的时间会长一些,那个时候可能出差也比较多,也比较拼一些。现在也挺努力的,但是其实跟大部分人也没有特别明显不一样,还是会休息。需要加班的时候,加班也比较拼,为了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很多管理上的事情,包括公司将来上市也有很多的工作。
宫师姐:能不能请师兄分享一下在C suite——因为CXO也是有好几个——这些C什么O都是分别做什么的,还有你日常的一个工作内容都包括些什么?
分享者:CXO其实没有说一定是怎样的,每个公司区别很大。第一把手是CEO,尤其在欧美的话CEO是第一把手了,在中国可能是董事长是第一把手,这个只是一些不同、区别,但是CEO肯定是说总体负责这个公司。CEO下面,比如说在互联网或者科技公司里面,肯定会有一个类似于 CTO。有些公司产品跟CTO是同一个,有些公司不一样。现在更加偏向可能产品的头跟Engineering的头分开两个人,这个是一边。
商业这边,我做COO、也暂时兼任CFO。所有的这些财务,反正产品跟技术以外的事情都是COO要管的,人事、收入、销售、管理、增长、内容,各种东西,想到想不到、没人管的东西我都管。目前我们没有CFO,因为我原来也是Business school出来的,所以我也暂时兼任公司的CFO,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但这东西没有什么一定是怎样的。有些公司还是会有CMO(Chief Marketing Officer),有些公司COO跟CFO是两个人。有些公司会强调design,有些公司会强调销售的话可能会有Chief Business Officer,还有一些会有Chief Legal Officer,这些都会有的。
宫师姐:好,谢谢分享!我们先倒一倒,回到高三的时候,你当时是理科,你还记得你高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有没有一些到现在还记得的印象。
分享者:读书的时候其实是几个特征,第一个我还是读书比较好,固定年级前10,老是想要拿前三名,我读书也也比较拼命,不是说那种就靠天才、不用读书的。我觉得自己也比较算是有点小聪明,但是读书的时候肯定还是比较用功的,这是一个特征。
另外一个特征,我是那种除了读书,人缘也比较好,也比较能说会道,所以我在高三的时候属于就是基本上整个年级谁都认识我的那种。不能说百分百,但很多,我是比较social的人。比如说篮球队我都是主力,也比较玩得开,比读书也很猛,有各种玩,各种体育活动我也非常深度地参与,大概是这么一个状态。
宫师姐:后来选大学选专业,选择是怎么做的?
分享者:我高考那一年,原来我们广东省都是预报的,就是高考之前报志愿。当时我是这样的,我初中高中是同一个学校,佛山最好的学校了,进去之后一直成绩还不错。年级前10,但我从来没有拿第一过,但是我在高二高三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后面有一段老拿全年级第一。我报的时候其实是先选学校,一开始是报了清华的,但是我们那一年教育改革,考完试之后又改成拿到分之后才报学校。
当时我高考总体发挥不好。我是个理科生,但其实我本质上是个文科生,当时所有老师或者学校的领导什么,对我最大期望是语文,他们都觉得我语文能够拿个第一,广东是900分就能拿状元的那种。结果当年作文出了一个比较奇怪的题目,反正就没有给我很好的分数。最后我就因为语文那一科没有拿到很好,所以后来就拿到成绩又改报了一遍。当时就肯定是有些受打击了,就想报清华或者北大可能有点悬,在这种状态上,想来我们还是广东人,就报个广东最好的大学中山大学。
至于专业,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当时我的分数上中大肯定是最好的,所以当时没有特别想太多,就是报个分数最高的专业就完了。当然也是家里给的一些意见,看就业,当时无非就是三个专业,计算机,生物很火的(中大的生科院也是很有名的),剩下就是电子系,或者信息科学。当时的心态就是,大家说好的专业人都去报,如果不想去读生物的,很多人都去读计算机了。我唯一就是说,大家都是挤计算机,要不我就读个电子,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思维在里面,最后就选择了电子系。
宫师姐:上大学的时候一个状态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时候之前有想象过大学生活吗?后来实际的大学生活比起来有差别吗?
分享者:我觉得想象的东西永远比实际要好。大家想象的时候,肯定是觉得大学肯定是各种风花雪月,或者说高朋满座或者很fancy。包括自己当年10来岁的时候,想象自己30岁的时候肯定是非常意气风发。如果回头看,实际的大学肯定比原来想象的要无聊一些。因为大学的生活还是,如果你不是特别拼命去花时间在攻克一些东西上,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当年的大学其实心态当时就是说成绩我还是会去努力一下,但是我肯定不会像中学那么努力了,反正混个也不错的成绩也就算了。
所以是大量的时间,其实也也很无聊。我在大学时候没有特别的去做太多的学生会那些,我还是自己出去做了一些事情,在校园里面也读了很多书,花了很多时间在看一些闲书,自己就在那边琢磨要干什么。回头看其实大学也挺好的,当年在这帮大学同学里面,我觉得当时应该说除了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点因为没有考上清华、来到中大有一点点失落。之后,其实我很快就转变心态,笑对人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其实还挺开心的,跟这些大学的同学室友们一起在happy。我一半是玩,一半就是做一些正事。
宫师姐:你提到说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想后面是要做什么,当时有一个思考的结论吗?你大学毕业之后是怎么选的?
分享者:因为我读的是理科,而且是蛮典型的很hardcore的理科。EE这个东西其实就非常非常hardcore。其实我到大二大三大概就知道我不大想、或者说不一定要走工程师这条技术的路子。当时我们比较好的单位或者出路,比如说中国移动、电信局,更好的外企像IBM,当年还是说很好的出路。当时华为这类刚冒出来,没有那么好。一般EE出去就是做工程师,起薪也高,收入也好。我大概是大二大三就知道,我努力一下——因为我自己觉得自己能力还是有,如果努力一下也能不错,自己找个中国移动或者什么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自己隐隐约约觉得虽然说凭着自己可能有的一点点天赋,可能做的不错,但是你说真的做得很好,那做不上,因为我大学里面毕竟也还是有些很猛的人、技术很牛的人,可能怎么努力也不如他们。
我倒觉得自己的这种商业上的兴趣或者做这种业务上的,当时我有一段时间挺想做广告这种的,总觉得广告这个东西特别的有意思。美国有个美剧叫Mad Man,我会幻想自己将来做那种创意的东西,所以有意无意的往这个路子靠(像当时广州的话一个很好单位就是P&G宝洁),向一些业务上的运营,或者说marketing和sales方面的东西来搞,大概是这么一个一个转变,在大学4年。
宫师姐:你后来大学毕业之后是去工作了吗?还是有读研究生?
分享者:我保研,在中大又读了两年的研究生。
宫师姐:研究生这个决定,是为什么去读了?
分享者: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记得大概是大三大四开始找工作,我成绩还可以,但是不是最好的,是还可以。后来觉得好像努力一下,系里面也许能给我个保研,不是我一定能拿到,但好像争取一下有可能拿到。又在想找工作,我大四的时候拿了不少offer,但是没有一个让我特别心动的。有一些什么中国移动的,有一些科技公司,拿了一个联合利华的,但是P&G我没有拿到,当时我其实挺想去P&G。自己也争取了一下,系里就给了个保研名额,就糊里糊涂,觉得保研好像还可以,毕竟当时的环境研究生出来比本科生好像还是有优势,就这样糊里糊涂就跟着去了。当然保研你不用考,这个有点懒了,有些同学是一定要考的,考上清华什么。
既然保研,无非就是你的成绩好,面试一下、找到导师就可以了。刚好系里面来了一个从海外聘过来了一位蛮牛的导师,他刚好那一年加盟中大,他面试了我,结果他很喜欢我。我当时对他很崇拜(现在也崇拜他),搞比较尖端的3G技术、通信CDMA那种,又是美国回来的教授。所以就这么去了。
宫师姐:你这个研究生之后是工作了吗?
分享者:研究生就工作了,没有读博士。
宫师姐:研究生是后面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分享者:第一份工作正式工作就是埃森哲的咨询顾问。
宫师姐:这个是怎么一个path,你当时怎么会想到去做咨询?
分享者:没想过,从来没想过,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公司,是有一天在中大的BBS上突然看到一帖子说有一家公司叫埃森哲,准备在广州开office招一个实习生,就这么一贴子我就看到了,查了一下,我靠这公司好像挺猛的,全球20万人,还是美国数一数二的咨询,当然没有McKinsey他们那么TOP,但是觉得也是一个美国的大型咨询公司,招战略做技术也好,他当时也写了说欢迎computer science的。以前我们的理解,咨询公司只招那种岭南学院或者说那些学marketing或者管院的。这个公司他有很多业务是跟技术相关,所以他也很欢迎技术背景的人。
当时就想到就这样试一下,没想到还给他招进去了,做intern。所以我误打误撞的。其实回头看我读研究生,从专业上没什么帮助,但是就帮我等到了这个机会,相当于我就因为读了研究生,当时因为他是只招研究生,因为他起点比较高,原来都从来不招北大清华以外的,后来因为他的一个partner是中大的家属,就是他爸爸是中大教授,他就回来广州开了个小office,所以他只招中大跟华工的理工科的研究生,就被我机缘巧合误打误撞给撞上了。我进去之后肯定就肯定就拼命干,留下好印象,就顺理成章地拿到return offer,就成为了当时艾森哲广州office的第一个员工。
宫师姐:这个具体是哪一类的咨询业务?
分享者:管理咨询,其实是做还是蛮偏向业务的,蛮偏向战略、管理,也很data driven,但不是那种outsourcing的。它一开始做的时候还是那种针对的客户,我们今天叫的TMT,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那种tech方面的 clients,当时帮他们做。当年第一个项目帮对广东移动做他们的data driving marketing,其实今天很普遍的,build big data model,去target他的customers,用data driven来做 marketing这个事情,但在当时零几年的时候是非常领先的,整个亚洲都没人做。我们是第一个在大型的运营商做这个项目, data model还是我写的,据说今天还是在用。
所以机缘巧合做了很多这些比较开创性的、挺回头看非常值得可以说的事情。直到好像很多年后,他们都说广东移动的数据模型是非常领先的,也是引入了美国特别成熟的insight drivenmarketing,基于客户分群、基于 predictive modeling来做这种campaign design的事情。这对我当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毕竟我是理工科出来,能够将一些这些稍微技术挂钩的东西引用到业务战略上,非常eye opening,可以说没日没夜地干。
宫师姐:师兄是一个什么契机来美国了?
分享者:我来美国的契机,也是一种朦胧的想法。你在一家公司待久了,比如说我在埃森哲,我也不谦虚地说,我是他们是非常好的、晋升特别快的那一波。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你就逐步开始了解什么叫美国商学院,什么叫Top MBA。你也知道咨询公司里面的氛围都是这样的,我就亲眼看着特别牛的北大光华的那些,进来干个一两年,就去美国读哈佛MBA去了,读Stanford MBA去了,就觉得,原来还有这样一条路?
当时我在公司里面,虽然我的简历可能没有那几个北大复旦的那么光鲜,但是说到底在埃森哲里面,老板们都认可我是晋升最快、年轻有为。所以他们就说,你可以考虑一下来美国申请MBA。他的意思小伙子你挺聪明的,但是你的background可能都是engineering,如果你真的想做业务,你就试一下这条路。
宫师姐:所以师兄是来美国读MBA了是吗?
分享者:对,我来美国就读MBA,去的Tuck商学院。
宫师姐:读MBA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感觉?
分享者:MBA,如果从像我这样从中国直接跳到美国的MBA,我回头看,第一个 culture shock是很大的。我在国内的时候,在美资公司干这么些年,我自己当时觉得英文挺好的,是最好的那一波,口语什么都没问题。我虽然是理工科,但是我的语文、英文一直都是很不错的,我中学时在广东省里面也是英文比较好的。结果来了MBA之后发现,这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就是说你在国内的好,跟你生活在一个真正的英文环境很不一样。尤其是商学院,商学院没有人会同情你、没有人会迁就你。大家都是比较fair,也比较business,所以就一来culture shock。回头看,其实商学院有些浪费,你的culture shock没有完全解决之前,有很多时候你的language对那种culture或者对那种讨论,你就没有办法全程参与。
但是overall,如果你对business有热情的话,商学院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当然不是一定要读商学院,即使你对business有热情,但我觉得肯定也不是个坏事。如果你适合这种氛围,你比较buy in这种东西,我觉得商学院是个很不错的东西,而且它可以给你一个跳板。对我来说,不读这个商学院,我怎么可能来美国呢?或者说我可能能来,但是可能来了之后起点不好说,一下子转换肯定是达不到。而且就是说你相当于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圈子里面去,如果你光凭自己这样子有时候是挺难的。
宫师姐:这样,商学院毕业之后,师兄是怎么做的一个职业选择?
分享者:一开始在商学院的时候其实有点struggle,我当时候没有想得很清楚。当时进商学院之后第一天是入学,第一天就有公司来招聘了,这个公司叫高盛,第二天就来了一个公司,叫摩根斯丹利,第三天有个公司叫McKinsey。你当时肯定是有一种心态,觉得我靠,肯定要去做investment banking,要去做consulting,要去世界500强的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在那个过程中是肯定很少能够完全想很清楚自己想要干嘛。我也是有一段时间很想去投行做banker去挣钱,而且是高盛、摩根士丹利。最后还是自己大概经过两年的沉淀,想究竟自己适合干嘛。或者说你也不能想得很清楚,但是你总要有个落脚点。
对我来说,我其实当时也没有想得很清楚,无非就是我自己能抓得住的机会里面,我挑了一个也是consulting公司、继续做consulting,但是是一个更加在美国,应该说规模肯定比埃森哲小,但是它做的clients能够让我专注在 TMT这个领域,而且做得比较拼命,事实上也是当然也可以说这是我能抓住的比较好的机会之一,起薪也比较高,当然不能说是最好。当时大概是这么一个心态。其实不是你想干嘛就干嘛,这个其实我自己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心路历程、当时在MBA是怎么选的。
宫师姐:真好,从你MBA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直到你现在,是不是也是有一些转折点,你有主动做过一些什么选择吗?
分享者:回头看我可以说出很多好像很成功的转折点,但是这么说你回头看的时候,说句实话,在当时这个选择不一定是那么清醒的,其实是凭一种直觉。我是这么一个观点,就是说人的一生很多时候有很多选择机会,也没有说一定这个是对是错,很多时候人的际遇就是靠运气的。这听上去有点消极,我觉得很多时候运气很重要。人的一生其实很短,很多时候你的能力跟大家能力其实也差不多。
比如说我举几个选择点。第一个就是说我在咨询公司干了两年之后,我发现经历不错,我自己也学了很多,包括也进入了最好的比较拼命的圈子,但是第一个我觉得自己上不去了,我觉得自己可能上去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所以就肯定想着出来。出来之后其实当时互联网更加火了,Facebook和Google就已经很火了。当时我也拿了 Facebook offer,Google offer,McKinsey 什么得offer都拿到来,但是我当时有点觉得,自己去比如说Google、Facebook,公司已经很大了,我当时觉得自己进去可能也不错,但是可能我回顾自己的一些比过去成功的经历或者是什么,我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在一种不要竞争那么激烈的环境去脱颖而出。
我经常都是underdog,我就觉得也许我去个小一点的公司,我发挥空间更好,所以我就选了一个很冷门的公司叫AOL就进去了,就做 corporation,但是公司很小,只有4000人。之后我在里面很快就做到director,很快我就直接跟 CEO他们工作、进入核心的管理层了。我当时也没有想过,只是说这么一个直觉去做。
回头看,当然人生没有A/B test,我不知道如果去了Facebook会不会更好,但是就是说回头看还是可以的转折。我在佛山、广州长大,其实本质上是个文科生,你知道广州以前是报纸最火的地方,所以我其实一直都有一种对文学的喜爱,我自己以前写文章写得也挺好,所以我自己觉得进入AOL,是我打开了这个门,进入了内容行业。AOL当时收购了好几个内容公司,它原来是个cable company,后来就转型、就变成了做这种像Tech Crunch像Huffington Post这种电子媒体,所以它是本质上是个媒体跟科技公司。我就打开了这扇门,让我进入了内容这个行业,turns out to be linking to the next 15 years。
我做的事情其实都是跟内容相关的,包括后来做Huffington Post COO、做雅虎,到今天做NewsBreak,其实都是在内容这个领域,所以这个也许是我那么多个选择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就是加入AOL。
宫师姐:特别谢谢师兄的分享。这样回头看的话,其实从高三一直到现在,也是有这么多不同的一个选择,或者是主动选或者是等来的机会。你回头看的话你觉得怎么样?
分享者:我觉得还是那句话,运气,加上一些你要相信未来。还是Steve Jobs那句,你要相信人生某种一样是会connect得到的,但是咱们的人生是先往前进,你没有办法知道将来是怎么connect,你只能回头看才知道怎么连起来。比如说我在AOL的经历,包括以前在中学之前在小学从小这种对文科的喜爱,包括我读 engineering的本科研究生,也是有用,因为当时本身也是帮助我进埃森哲,埃森哲再转到美国商学院。这些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somehow你要believe事情总是会连在一起的。
当然你要说我完全没有想过也是假的,我还是有思考的。我的思考就是说,你进入某一个工作,其实为了你的下一份工作去做准备的。很多人选择工作的时候,只会想到我进入这个工作怎么样,比我原来如何。但是我会想,比如我接AOL这个工作,我会想将来我想做啥,也许AOL这个经历是能够帮助到它的,这种connection我觉得是回头看是连在一起了,比较幸运的这些事情全部都连在一起。将来能不能都连上,我也不能保证,有时候是连不上的,人生总要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沈佳宜也说过,对吧?但是我觉得也要相信自己将来还是有些机会能连上。
宫师姐:要是有时光机的话,师兄会想要回去某个时间点跟那时候小时候一点的自己说点什么吗?
分享者:我觉得可能是中学的时候,高中的时候,我觉得那时候如果可以,也许不用那么拼命读书。过去那时候我老爸都觉得我有点过于拼命读书了,当时其实也不是我很喜欢读书,说到底就是要好胜心,想赢。因为当时最好的几个小伙伴都是前几名,这样子有时候就只享受赢。我觉得还是要相信努力,但是不用一门心思,可能还是多元化一点,更多地去享受那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事情。
那个时候就可能比如说花了90%的时间在读书对吧?我也许会花个70%,再花个30%的时间探索兴趣,不是说躺平或者做一些无聊的事,就develop一些兴趣。直到今天我跟我太太都很regret,说我们又不会弹琴,很多东西都不会,只能培养自己孩子来学这个东西。其实回头看,我觉得其实年轻的时候特别有energy的时候,也许应该更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些个人兴趣爱好上面,可能更好一些。
宫师姐:好,谢谢师兄分享这么多,我录音就到这里。
分享者:好。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关注公众号“撞墙笔记”,私信宫师姐、分享你的读后感。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