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helsea 宫师姐

5号分享者:历经休学转学的数学哲学双专业背景大厂PM,曾经投几百简历收获零offer

Updated: Apr 1, 2023

分享时间:2023年3月

分享者经历:北京国际学校 - 加拿大(大学)- 北京(休学)- 美国(转学)-上海(工作)- 美国(产品经理)

他说:“诚以待人。”“多谈恋爱,不要怕被拒。”



读者预期管理:

  1.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2.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3.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4.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5.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他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好,录音开始了,谢谢你过来分享。先请自我介绍一下。

分享者:我叫牛排,2010年高三毕业,是在中国大陆上的国际学校,所以我们的高中修的是IB国际文凭,不分文理科,现在在纽约在一家科技公司做产品经理,在这家公司待了将近4年。


宫师姐:能不能简单讲一下当下的一些生活方式、工作状态、周中周末的感受等等?

分享者:我6个月前刚搬到纽约,然后之前在湾区生活了差不多三年,大部分时间撞上了疫情,然后再之前、大学之后的生活一直都是在中国上海。压力我觉得是一个很主观的一个概念,非常取决于我觉得并不是能力方面,而且更取决于是你的生活价值观,还有你的生活态度。你的态度和价值观这个其实是决定你的压力。而且长远的压力——可能是对于你长远的不管是生活也好,还是身体健康也好,还是人际关系也好——跟你的日常,可能今天工作要做一个报告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宫师姐:谢谢分享,我们先把这个时间往前推一推,你当时在国际学校读高三,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特别鲜活的记忆可以分享一下?

分享者:高三反正比较特殊的,因为是国际学校,首先从护照角度来讲是没有中国学生的。当然,从肤色角度来讲的话,可能很多华裔,比如说美籍华人就是在美国出生,然后后来因为父母工作原因搬到中国的美国人、加拿大人、香港人等等。那时候是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怎么说,大部分的同学可能没有像我这么融入到中国当地的文化里面来。因为我是很小就跟着父母搬到北京,而且大部分时间其实没有在国际学校那种郊区的那种环境生活。


宫师姐:你们高三相当于是没有高考,所以高三是做什么?

分享者:没有高考的,对,所以就是说从学科来说的话,上课的话,当时我们的学校是国际文凭IB,是一个国际的高中教材。具体说高中毕业以后干什么?我们就先假设是上大学,先不考虑大学以外的一些渠道。上大学因为国际学校所以真的是学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升学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也不一定说每一个学生就回到他所谓的祖国去上学。


当然你也可以跨国,比如说举个例子,对美国或者北美学习大学比较感兴趣的话,那就是考SAT ,然后写申请文书等等的。当然国际学校它有一个优势,它对这个体制对这些不同的流程是非常熟悉的,不一定说这意味着你的录取几率会更高,但是至少不管是老师也好,还是辅导员也好,大家都知道说到底具体这个流程是怎么走的。


我们刚才说了美国是文书,加拿大其实比较直接了当,直接发成绩单什么的就完了。英国也有他们的系统,但是也有人比如说回到韩国,回到日本,甚至香港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去向,澳洲法国,对吧?因为刚像我刚才说的,学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所以高中之后从大学角度来讲,它的去向也是非常多样化。


宫师姐:能不能分享一下当时你在大学选择方面的一些考量可以对。

分享者:我是这样的,我是一个美国人,但是我父母是加拿大人。我父母就是可能十几岁的时候跟着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移民到加拿大,所以我父母都是在加拿大上的高中以及大学,而且是同一所大学。加拿大我觉得可能说的俗一点是非常物美价廉,它的大学申请没有像美国考SAT写文书这些非常烧脑的过程。所以当时所谓的垫底是加拿大的大学,因为加拿大大学确实质量是非常高的,而且作为一个我同时是一个加拿大公民,加拿大的学费也是非常亲民。


也就是说有这个底线的话,其实对于我来说,当时大部分的美国大学不是很合理,因为它可能不一定比加拿大垫底的这些大学有那么大的区别,但是它的价码是几倍的。所以当时对于我来说,申请的美国这边的学校的清单是非常小的,因为美国我和我父母的眼里只有那么几个大学是能够说值得,所谓不管是钱也好,还是这个经历也好,是值得去撇下加拿大大学去申请这些美国学校的,我不知道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


宫师姐:所以你最后选择的是?

分享者:最后我是加拿大申了一所,然后美国申了5所,进了一所,4个被拒了,所以剩下的就是加拿大一所,美国一所,最后选择其实是去加拿大。可能对于我当时的同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相对不那么被理解的一个决定。因为可能从一些,尤其对于亚洲环境来说的话,比较主流的这些衡量标准来讲,加拿大学校的人气其实可能比不上这所美国学校。当时其实经济原因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一些其他原因。就比较看宏观,当时是想看宏观一点,不是光看人气,因为你上大学不是为了拼一个人气,对吧?为了拼一个4年的生活经验。所以当时考虑到这些因素,决定去加拿大学校。


不过可能比较戏剧化一点是,在加拿大读大一,到后半段其实也不是很开心,但是不一定是基于这个学校本身的原因,可能是当时对于我个人在18岁的那一情感的发展阶段,跟那所学校比较适合的人格和情感情感发展并不是那么融合,所以导致我个人在那里的体验不是很好。我大二就休学了一年,回到北京,体验了一下社会,然后做了一些工作,大三大四转到了一所美国学校(并不是我当时高中所考虑到的一个学校),把本科读完的。


宫师姐:除了转学这个事情,你当时读的专业是什么?

分享者:我当时读的专业是读了两个专业,分别是数学和哲学。


宫师姐:这个专业你是怎么选的?

分享者:有一点是顺着体制给我的一个机会。当时申加拿大的大学的时候,它大体上不是修具体一个系,但是你可以申请文科理科商科工程。当时有一个就是文理跨科,他的大体的概念是说你可以分文理跨科,然后你文科这边填一个空、理科这边填一个空。当时我因为高三的时候对大学的一个理解,是我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让我的视野更开放的一个4年(但是有些人他们想要用这4年更集中在他们感兴趣的一个方面上),我当时想更开放,我就选择是文理跨系的学习。


后来被录取之后,我其实一直都是对数学可能还挺感兴趣的,然后成绩不差,所以当时数学这边就这个决定是比较容易的。文科就比较当时比较开放,一方面在我印象中北美大学的文科系,很绝大部分的这些系都是套着某种文化,比如说什么东亚研究、拉美研究,我也不是对某种文化有特别的感兴趣,所以大部分的这些我就排除掉了。


剩下比较有意思的基本上文学就是英语,历史,哲学。英语文学我当时不是很有把握能够学好,所以就砍掉了,历史,也就是高中有学一点,也不是很明白,所以暂时就说可能选修课,但是不会当成自己的系,最后就决定哲学,起码的话归根结底起码你修了一个哲学和和数学,你之后可能在一些社交场合里边会有这么一个话题,对吧?不一定是能够求职,但是起码有个话题,然后能引起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人去会愿意来跟你交流。


宫师姐:能不能讲一下哲学具体是学什么。

分享者:在北美本科哲学其实是一个相对广的,而不是那么去追求深度的一个体验。如果你一定要对某一个体系有深度的话,你可以去修硕士去修博士。像在我上的两所北美大学,他们都是从一个广度来讲,他们有一个要求说分别在比如说古代哲学有这种至少多少个学分,然后某某至少多少学分,所以大体的话比如说包括有一些系,我基本上没有上课的,它有比如说科学哲学,比如说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这些。其实在那个时代18、19世纪的时候,哲学跟数学以及物理天文学他们其实都是同一个系的。这些是一种。还有政治哲学,不管是马克思也好,还是洛克,然后伦理,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然后古代哲学就是柏拉图、苏格拉、苏格拉底,还有一个知识学,逻辑学,哥德尔,它也是一个系;以及宗教的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


宫师姐:所以你的大学生活还是有一点波动,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你在大学毕业之后,对于接下来那一步,你当时是怎么选的?

分享者:当时其实我没有非常可以说成熟或者非常精致的一个思维,我求知基本上就是天女散花。因为就像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对学系学科一样的天女散花。感觉22岁当时的态度就是说,试错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当时就各种申了,当时可能投简历投了肯定上百,甚至我不知道有没有上千公司,然后最后面了可能30多家公司,然后一个offer都没有拿到。


宫师姐:这个是在哪里?

分享者:在绝大部分在美国,一个offer都没拿到。然我作为一个美国公民,签证根本不是问题,就是在即便在这个情况前提下,也没有拿到offer。但是可能比较有缘分的是我在休学的那一年,参加的一些工作机会,保持的一些人际关系,他们之后去到别的公司,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机会。不是说免面试,但是他们说可以给你保留,肯定觉得有可以用到我。然后同时把我给我介绍到那些公司的领导,然后也是一个面试了,但是可能是更非正式的一个面试。然后所以最后可能说是命运的排除法,最后结果是只有一个选择,所以就跟着这个机会搬到了上海。


宫师姐:所以就是说一通面试最后是因为network的关联,然后回到了上海。

分享者: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个人对network的理解,不是说在国内大家互相加微信,或者在西方我们加LinkedIn。其实对于我来说我那会儿不是这么做起来的。我那会是说我在不管是大在学校期间也好,还是毕业之后也好,在每一个我们先不局限于工作,不用说什么社交,每一个工作场合,对吧?把工作做好,对其他人对你的同事有诚恳有真诚,从这一个互动的过程,它自然的会就生成你想要的network。或者换个说法就是说强的人和强的人会自然地会物以类聚。所以只要你把自己做得非常好,而且同时愿意去理解其他人怎么样做的好,那么其他人会自然的去也会去发现你是一个非常非常不错或者可能非常厉害的人,然后他们会想要继续跟你一起合作。


宫师姐:其实这样看的话,你在从高三一直到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之间,还是去到了很多的地方,有很多主动或者是被动的选择,你现在回头看感觉怎么样?

分享者:反正非常有幸,非常庆幸能够有一个这么丰富这么有意思的机会。从假设你如果想问说怎么样去规划,我的规划基本上可以用我刚刚的答案去概括,就是物以类聚,就是诚以待人。不光是把自己今天手头的活做好,同时把自己跟其他人互动的态度也做好,去帮助别人。所以我没有更复杂的规划,除此以外。


宫师姐:要是有个时光机的话,你会选择对年轻一点的自己说点什么吗?

分享者:多约会!多约会,对。不要怕被拒,生活不要怕被拒,其中包括在恋爱场景场合上,不要怕被拒。


宫师姐:好,谢谢你的分享,我们就先录音到这里。

分享者:ok。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如果你愿意加入分享、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欢迎你通过邮件联系我:share.with.gong@gmail.com

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我与食物 【3】

接上篇《 我与食物 【2】 》 为了在我彻底失去对饥饿的恐惧感的记忆之前,记下我追逐食物的完整历程。 Part 3. 惊恐发作,到不再恐惧 人毕竟是一种碳基生物,并不能像硅基的计算体那样对0/1有相对瞬时的敏感。相比产生感受,人会更快形成肌肉记忆,形成认知就更要延迟了。...

我与食物 【2】

接上篇《 我与食物 【1】 》。为了在我彻底忘记对饥饿的恐惧感是什么感受之前,记下我追逐食物的完整历程。 Part 2. “缩食”节流,继续与饥饿共存 食物虽不再短缺,金钱依然匮乏。如果高中生活有气味,那一定是泡方便面的味道。那时候大概是白象和统一两个品牌的天下。住校的同学...

切牛肉的固有体系和全新思路

我一直认为切割牛肉有几个各自独美的框架和配套的烹饪体系,且互不干涉,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思维竟如此被框住,值得记一笔。以下。 绞肉之外,牛肉切割系统大概有以下六种: 集市肉摊的牛肉:屠宰好的牛被分割成四块挂在肉钩子上,客人想买哪个部位就按照部位和重量割一团;例外是腱子肉,按个...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