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5号分享:从名校大厂程序员,转行转行转行到有百人团队的自由职业者,性格内向的她天赋点竟然是销售

分享时间:2023年4月

分享者经历:北京最厉害的高中 -> 一心离京出走,复旦软件工程 -> 毕业南下入大厂做开发 -> 不想再做技术,从月光到有10万块F U money裸辞 -> GAP旅行 -> 探索商务、创业、风险投资,第一桶金 -> 30岁回归求职,在挫折中严肃思考 -> 全职保险经纪,个人年入200万+

她说:“我不太愿意跟别人走一样的路线,也不害怕去做不一样的选择。”“我不后悔一开始就去大厂,但是我会希望自己能够说抽离地去看待工作这件事情,去尽早地考虑,你做的事情,如果不是你喜欢的话,那么就尽快去认识有不同经历的人,去跟他们去交流,早点破圈。”


读者预期管理:

  1.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2.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3.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4.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5.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他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我这边录音开始了,谢谢你过来分享,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分享者:好的,叫我77就好。我是北京人,在上海读的书,毕业之后是在深圳的一个互联网大厂做开发,但是因为也不是很喜欢做技术,所以后面有转型,做过商务,做过风险投资,也自己创过业,现在是自由职业的第五年,目前在全国有一个100多人的团队。因为我现在的工作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所以2020年疫情开始之后,因为北京那边管的比较严,我搬到成都了,现在在成都这边相当于定居,已经生活两年半了。我这边可能工作还有生活的一些履历就比较反传统一些,大概就是这样。


宫师姐: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一下你当下的一个工作节奏,还有生活方式?

分享者:我现在的话,其实是属于自由职业,没有底薪的。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现在这个工作是什么,我们现在在做的是保险经纪。这个东西可能在国外还比较主流,但是在国内的保险从业者里面还是属于比较小众的,不过疫情这几年发展得很快。我们可以代理国内100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所以相当于可以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去看那些大家都觉得很复杂的保险,去帮我们的委托人提供从投保到理赔的一站式服务。


我们的工作的方式和内容的话,其实可能是千人千面的。我跟客户的沟通绝大部分都是在线上去完成的,因此时间上面也会比较灵活一些。我现在团队比较大了,也会花出很多的时间去做一些团队的培训,去帮助那些像我一样从其他领域转到保险经纪这个领域的伙伴来从0到1。


我团队的伙伴也都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一般来讲我们的这些培训也都是建立在一些线上的互联网工具里面,以及在线的一些培训,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这跟传统的职场还是挺不一样的,团队的其他的成员很多也是跟我一样,来自于其他行业,女生会占绝大多数,大部分都是在职场工作了五六年,可能遇到了一些瓶颈,或者是因为生育等各种原因,需要选择一份时间自由的工作,通过保险经纪去实现这种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平衡。


宫师姐:作为自由职业的收入还有工作时长什么的是怎样的?

分享者:其实自由职业它没有底薪,所以相对而言也是千人千面。你如果说在这上面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多的话,收入低也是很正常的。这个行业里面大部分的人收入,丰俭由人。我是第二年做的网络课程,被一个比较大的母婴平台看中,当时卖了5000多份,通过知识付费获取的第一批客户。后面有很多课程的学员成为了我的客户,还有部分觉得很向往这种工作模式的学员,就加入了我的团队。所以说我自己这边的第一批客户是来源于网络的,我们团队里面平常的一些沟通或者是培训,都是在线上去进行的,也不要求坐班。


我当时的模式相当于他们去约付费咨询,我这边会排电话,给他们做线上的咨询。如果说有合适的产品的话,会帮助他们去投保,包括后面提供后续投保和理赔的一站式的服务。我第一年没有找到自己方向的时候,也不是特别敢在这个领域全情投入,收入堪忧,也就是不到10万的一个水平。但是后面我做了这套课程以后,年收入就一下子突破百万了,这5年基本上每年会保持一个30~50%的增长,现在可能大概200左右。但是这个工作本身,因为它是没有底薪的自由职业,所以并不是说保险经纪它就一定是一份高薪的工作,还是要看你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以及你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这种风格和做事方法。


我现在的水平大概在全公司2万多人里面排前50。我们团队现在100多人里面,有25个大概年收入是在40万,有5个和我一样,就是在年收入是100万。可能我团队的很多人经历跟我比较类似,在传统职场上面做过四五年,但是后面发生了一些瓶颈,或者是因为生育选择回归家庭的一些宝妈,后面再想回到传统职场比较难。这种高知妈妈,她其实在做这件事情上面也找到了正反馈,投入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也是能够做到很不错的水平。


所以我觉得本身对于保险经纪这件事情,以及对于自由职业的这种工作模式,跟传统职场的逻辑会很不一样。传统职场的话可能更多的是取决于这个行业,或者是项目、政策,这些原因可能都会有一定影响。但是我们这个更多的还是说你自己维护好的客户群,以及像我们做这种线上的一些平台,会有一些自媒体的账号去运营个人的影响力之类的,其实更多的是用这种比较个体户的方式,和在公司传统职场里面打工很不一样。


宫师姐:自由职业的意思是完全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是吗?你周中周末有区别吗?

分享者:这是个好问题。有一度,其实我是没有什么时间概念的。我们这种工作模式,并没有人会给你定KPI,比如说你要做到什么样的,每天要做什么样事情,什么时候去开始工作。这个东西完全可以由你自己来控制。比如说我团队有一个比较夜猫子的伙伴,TA是属于那种虽然人在中国但是过的美国作息的那种,经常下午起来,工作到半夜。只要说是你和你自己的客户能够约好时间,其实是没有人去要求你什么的。


当然了,公司也会有一些培训,包括说我们团队其实也会有一些培训体系,考虑到比如说我团队有很多宝妈,还有一些兼职、做副业的一些伙伴,他们就可能现在没有办法先离开自己的主职,先通过兼职来去尝试一下这条路线是不是ok。他们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也就只有晚上时间才有空,所以我们一般的新人培训很多也是安排在晚上。所以这块的话就没有一个强制的要求,比如大家一定要在什么时间、去哪里去工作,都是没有的。其实选择这样的一份工作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自己去做自己的时间的主人,而不是说被别人去规定和要求你应该去哪里通勤,或者说什么时候上下班什么。这是我的一个初衷。


既然提到这个问题,其实我后续发现,做自由职业的话,更需要一个规律的作息。因为你没有外界的一些规定和框架,所以可能会导致你的作息非常紊乱,昼伏夜出昼夜颠倒什么的,其实对于你的健康不是很好。我大概做这件事情的第三年左右,就开始去尝试规律的作息了。我甚至还专门搞了一个工作室,虽然我们可以居家办公,但是我会觉得在家里面办公的话就容易没有那种上下班,或者是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我在自己工作时间就会去工作室那边,比较高效率地去完成一天的安排,把电话基本上都约在那边。等到所谓的引号的“下班”回家了以后,可能就是做一些比较放松的娱乐活动或者是什么的。其实这个东西就是你要有自己的一个框架。人在完全的自由的框架里面的话,其实是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


所以我这些年反而在跟我团队的伙伴去强调,你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规律的作息和习惯,并不是说我们要迎合外界的一些标准什么的,而是你自己的身体其实是需要一个比较规律的习惯和作息的,包括像运动这些,不然的话,长期下来你的身体是吃不消的。特别是在一些工作压力时间强度比较大的时候,比如说有产品集中停售的时候,像我这礼拜的话,已经连续一个礼拜从早到晚都约满了电话,如果说身体上没有一个长期的运动习惯,饮食和作息都很不规律的话,其实也很难扛住这样的一个工作压力。


很多客户他可能平常工作也很忙,他约电话也是约在晚上,所以这块的话,我是会觉得自由职业其实对一个人的挑战会更大一些。不光是说工作的内容,你什么时间工作,用什么样的方式,以及怎么去找客户,找了客户以后怎么样去转化和成交,等等这些东西,一切都是你自己说了算。所以我会觉得反而在生活和作息上面,你有一些这种不需要思考的规律框架在的话,实际上更省心一些。


宫师姐:谢谢你分享这么详细,很有收获。我们把时间倒一倒。回到高三的时候的话,你当时在北京高三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到现在还很鲜明的记忆?

分享者:我是北京人,高中是在北京最有名的一间高中,我从小成绩还都是比较好的,但总体来说,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自律、或者是有特别清晰的目标的一个人。那个时候其实也没有怎么思考过,比如说自己将来上大学读什么专业或者想做什么。那个时候,大家同为好学生可能都是会对于上大学、对于未来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上一个好大学会有一个好的起点,有一份好的工作,就仅此而已。


学习上面的话就还比较顺利。我不是那种特别努力的学生,兴趣爱好也比较多,比较喜欢看那些侦探科幻类的小说什么之类的,也经常会跟那个时候的室友去讨论一些人生哲学。所以其实在学习上面的话,我后来看了你的“撞墙笔记”里面的很多这种高三非常高强度的这种学习的经历,其实我们当时是没有的。我是觉得可能生在北京的,至少那个阶段我觉得还是比较幸运。但是我后来了解到北京现在很多高中也非常的卷,所以我觉得那可能只是我们当时的这么一个情况,就不具备完全的代表性。


选专业这件事情我觉得比较有意思。我们那个时候是先报志愿再高考,所以我觉得好学校的学生是占了很大的心理优势的。我们大概每年差不多有100多个人可以去清华北大,所以你如果成绩一直能够保持在全年级前50的话,其实就很敢报。但是很多其他学校的学生可能就不敢报,因为他一旦报了以后,最后没有考上或者发挥稍微失常一些,不得不再重读一年都是有可能的。


我觉得在好学校的学生其实是在心理因素上面是占了比较大的优势的。当时有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其实可能也没有想清楚自己以后想要去做什么,就单纯看哪个专业的分高就去挑战哪个,就证明自己很厉害这样子。好学生之间普遍会有这种 Peer competition那种证明自我的冲动,你本身就在这个框架里面,就希望能够更好更强。


这种动力,其实我后来想了一下,我觉得对我个人而言没有很强。我很少会拿这种外界的一些框架去要求我自己。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求职的过程当中,我会更在意自己内在的一些感受,比如说我当下的一些兴趣点,或者是说我想要什么样的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模式。在职场当中也好,或者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很少会有那种自我PUA,是一个比较高配得感的人。很多人是属于觉得自己不够强的话就不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没有这种感觉,我也很少去要求自己必须按照别人的规则和框架来,我一定是自己真的充分认可这件事,才会去行动。相比较一些大家都走的所谓的康庄大道,比如毕业以后去读个美国的master,在那边工作,我一开始会觉得是不是可以去看看,但是当我看到很多人都在用一模一样的路线去做一模一样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没劲,我反而会失去兴趣。经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对我来讲是更有意思的事情。


回顾我从毕业以来的那些职业经历,我可能不是那种最努力最优秀的,但往往是给别人,我当时的同事也好、上司也好,留下一些比较深刻的印象,因为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也会敢于去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一些选择。比如说大学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在上海读书,很多人其实是选择留在上海,去当地的银行或者外企什么的。我们学的是软件工程,很多人觉得在银行做后台的一些技术会比较对口一些,或者是直接去外企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什么的,只有我南下去了深圳,去的是国内的一个大厂互联网公司。我不太愿意跟别人走一样的路线,也不害怕去做不一样的选择。


因为我不是很喜欢做技术的工作,我大概在这家公司第三年就离开了,想转非技术类的工作。但我没有直接去找下家,而是直接买了一张去美国的机票,后面就在美国还有欧洲gap旅行了三个月。一方面是因为之前工作这三年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旅行,也从来没有出过国。另外一点的话,我想在工作之前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时间。


我在大厂的最后一年,认识了很多在香港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其实很多都是这种大学毕业了或者是工作了一两年以后,不会说很着急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填满,就上下家无缝衔接的这种,而是说会给自己放空,去体验世界。


那个时候受到他们的一些影响,我也觉得我可能不需要那么赶时间。既然我已经不在技术这条领域这条线上走了,我为什么不去看看更多的可能性,去看看这条框架外的大草原还有哪些选项?我整个过程做的一些选择都是属于比较反直觉和反传统。我觉得我的职业履历很难说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说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找到我个人价值的一些交叉点。


举几个例子。我当时离开大厂的时候,我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再也不想做技术了,但是到底转什么行业,以及怎么去转,其实我当时是没有想好的。后来包括说gap旅行也好,还有参加深圳和香港当地的一些创业活动,认识了一些创业出来的一些中高层,还有一些外国人之类的,他们也会有小圈子、互相介绍。后面认识了一个从华为出来的一个高管,他是想做一个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就很需要一些这方面背景的人才,了解一个互联网的产品是怎么从0~1去构建的,包括这个团队是怎么构建的,怎么样去设置这些关键的岗位。


我在这家公司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又被当时的天使投资人邀请去他们的基金去帮他看早期的TMT的一些项目,做风险投资其实是我自己从来没有相关经验的,我自己没有任何金融或者是非技术的背景和经验,而且那个时候也不了解这些其他领域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让我去做这样的事情,主要点还是在于比如说做投资的老板,他其实看中的是我的校友,还有工作上面的一些人脉资源。


那个时候其实有很多大厂出来的同事也是在创业做一些项目,我自己又是一个好奇心很强,很喜欢研究各种类型的项目还有产品之类的,虽然说这个东西当时跟我的本职工作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投资人每次过来跟我们团队去交流的时候,我也会跟他去分享一些比如我的一些思考,也给他去推荐过我的同事做的一些创业项目之类的,虽然这个事情可能跟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也对我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但是他会觉得这个姑娘还挺有想法的。平常其实他在碰到一些项目的时候,他也会主动来去问我的一些看法,我就会去跟他去聊这些。


后面我转型做商务的工作之后,我们当时的创业项目有了一个方向上的调整,就没有什么很好的机会了。所以他就邀请我去他的基金,就是帮他去做 TMT这方面的投资。我在加入的时候,一开始还是比较忐忑的,也不知道我自己的优势到底是在哪里,他为什么会想让我去帮着他去看项目。后来大致对整个基金投资“募”“投”“管”“退”的这4个阶段有了初始的了解以后,我发现其实真正能够去给一个基金去带来收益的阶段,可能主要就是在退出这个阶段,但这个退出这个阶段的话,对于大部分初始的从业者来讲就是太远了。


大部分一开始做风险投资的人,只不过说去跑腿看看项目,或者是做一些简单的基础分析什么的,但是我当时老板给了我很大的权力和机会,我都是会直接去看项目,去见那些各种创业的团队等等,大概不到一年看了快一百个项目的样子。后面我自己其实也会有意无意的去跟我的大学校友,还有大厂出来做投资的一些前辈去交流。我就发现,其实虽然说一般这种风险投资的项目主要是要等上市或者是并购之后才可以退出,才能够真的让基金赚到钱。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一些早期的机构,比如说你是天使阶段,你其实是可以把这个项目去介绍给a轮的机构,如果他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也愿意去投资的话,相对而言对于早期的投资者来讲,它其实是可以去得到一些回报,包括说可能整个项目的估值其实就提升了。


我当时会从这些角度去思考我到底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一些价值,以及我真的就是去拓展这方面的人脉。当时也是跑了很多投资人的会,认识了一些私募基金的老板,当时也真的是这条路还被我走通过一次。我们早年投资的一个项目,后来我介绍给另外一个香港的上市公司的老板,后面就把那个项目用1.5亿的金额直接给收购了,所以那个项目给基金也带来了几百万的回报。我也是借由这个项目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转行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还是会受限于自己学的专业,或者是自己过往做过的事情。但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你如果真的是想要一些外部的机会,你想去尝试一些更多的可能性的话,你需要去换位思考,不是单纯从老板给你、要求你去做什么事情,而是去搞清楚整个这件事情的一个价值链,你能够产生最大价值的点是什么,结合你过往的一些经验还有你的人脉——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你的一个隐性的资源——你就可以找到一个交叉点。其实回顾我的一个职业履历,这是说我觉得可能会比较有启发的一点。因为这个过程其实是还多蛮偶然,也有很多不可复制的因素。但是我觉得这种思考方式、思维模式,其实可以去迁移和借鉴的。


宫师姐:你提到说各段经历的选择都是遵从自己内心的一个感召,而不是看别人怎么想。你当时为什么从北京去了上海,为什么又选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分享者:这个的话其实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因为那个时候会觉得家里管的太严了,会觉得如果大学4年还是天天都在北京、天天住在家里,我就会觉得好像太单调了,所以就跟很多北京孩子不太一样的点,相比较在自己家乡的一个安稳,我更渴望出去看看我没经历过体验过感受过的城市。所以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一个志愿是选在了北京,第一志愿填的是复旦,后面所有的志愿全都填的是外地,第二志愿填的是哈工大。我就是想不要在北京,我就是要出去自己去闯一闯,去感受一下,我想去感受那种独立的感觉。


我觉得好像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反骨了,包括说学计算机的话,其实倒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作为一个女生,我对于电子产品特别感兴趣。我就会觉得既然如此的话,不如好好去学一学,可能把它当成一个专业之类的。相比较那种可能要背很多东西、条条框框比较多的,我更希望自己是做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就这个事情,可能你不需要规定我怎么样去做,但是我把它做出来,就ok了。做程序也好,或者是说做技术也好,在当时那个阶段是满足我的诉求的。它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只要把你自己的专业搞好了,就ok了。我那个时候是出于这些角度去选择这个专业,以及后面选择这样的工作。

但实际做了以后,我发现我一点都不喜欢做技术。


宫师姐:这个是在一个什么样子的契机,你发现了这一点?

分享者:大概工作第一年半的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领域上做不到数一数二,就属于很normal的一个水平。而且我对于查bug真的是就没有耐心,也没有那种乐趣所在。当时其实在大厂做技术,对于很多人来讲的话还是一个挺好的工作。一方面福利比较好,另外一方面其实因为你做的产品一下子能够给百万级的用户去使用。当时我记得招聘广告上写的有一句说什么,你的一行代码可以影响100万人,我们中间还给他加了个字,就是出bug会影响100万人。对于真的喜欢做技术的人来讲的话,还是蛮有挑战,而且会蛮有兴趣的。


但是我实际去做了以后,我发现我真的不是那种会对着电脑很有耐心的去调试bug,虽然说我也出于责任心,我是可以去做这件事情,但在做这件事情过程当中,我并没有觉得我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好,或者是说这件事情能够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都没有。所以我觉得很苦恼。而且我的学历也好,履历也好,在我们那个组是很高的。那个时候项目组里面做得特别好的一个男生,他其实是三本的学历,论成绩论学校这些背景肯定都不是很好。但是他很喜欢做技术,包括说大学期间就研究这些新兴的技术,还写了相关的一些书。对比他做工作和我的状态,我会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他做这件事情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但是我真的没有。


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我读了这么好的学校,我的价值和优势到底是在哪里呢?我有那种很深的挫败感,以及觉得在这条路上我看不到希望。这个事情促使我去和其他组的人,比如说做设计或者是做项目管理的一些人去交流,公司外我会参加一些那种创业的starter weekends,那种两天一夜的创业活动,你做一个原型,最后一天晚上是pitch night,你要把你的想法去跟投资人去讲,看他愿不愿意去投资你的这个项目。我当时是参加了很多深圳和香港的一些这样的活动,也就因为这些事情打开了视野。


我发现其实人生也好或者是工作也好,他绝对不是说在你原有的这样的一个工作岗位或者是框架内,一直做到退休就可以了。你其实还有很多种可能性,有很多种事情是可以去尝试的。但是这些东西,你不参加外部的一些活动,或者是不和其他的人去交流,只是在公司内部去和同事们去交流的话,你就会受限于公司的游戏规则,比如说晋升的一些规则和标准,包括说什么转岗的一些要求之类的。这些东西说实话它也是动态变化的,互联网行业后面也卷起来了,你会发现其实公司的一些策略也好,或者是当初对于产品或者对于人才培养的一些理念也渐渐都会发生一些调整。


因为只有公司好了,或者说它的前景很好的时候,你作为船上面的一颗螺丝钉,你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出路。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说你只是一个很标准化的螺丝钉的话,其实一方面你是随时可以被替代的,另外就是离开了这艘大船,你可能也什么都不是,所以我觉得我可能是在很早的阶段就觉醒了。我会觉得因为我做这件事情,虽然说是我在一家很好的公司,也是在很好的时机进去的,但是因为我做的这件事情没有让我得到正反馈,也没有发挥我的价值,我宁可脱离开这个就是这艘大船,我想着是说自己拿个救生圈先扑腾扑腾,看看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我觉得总归不会把自己饿死的。


说到这里我还是要感谢我妈妈。在我大学毕业第二年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月光,我根本就存不下来钱,就基本上一年到头我第一次看到我银行卡里面超过5位数,就是发年终奖的时候。之前就真的就是到一笔、花一笔,很难存下钱来。后面我妈就跟我说,你每个月发工资以后先给我打5000,我帮你存着。她炒股很有一套,属于那种真的是投资方面还蛮有天赋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很听话的,大概一年的时间,我每个月就直接先给她打5000,只花剩下的钱,也把所有的信用卡都给剪了,去有意的培养一个储蓄的习惯。


所以当我离开大厂的时候,我为什么敢裸辞,敢不找下家还出去旅行,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妈给了我一张10万块钱的卡,里面是我这些年的一些储蓄,以及她投资给我赚来的钱。她就说这个钱你就拿去花,其实这就是我的第一笔F*** you money。我有了这笔钱以后,心里就很有底气,我就知道,哪怕一两年或者是多少的时间,我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那么我至少还是饿不死的,我可以慢慢来。我知道我不需要那么太着急的去为了生存,或者是为了外界的一些东西去做一些妥协,做我自己不是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这点的话我蛮感谢她的财商教育的。


宫师姐: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而且很少人提到。这样从高三看到现在,其实在各个阶段,你其实做了很多的这样自由选择,你现在回头怎么看这么些年你做的这么多的选择?

分享者:怎么说呢,我觉得前面在30岁之前,我的这些探索其实更多的还是出于一种本能,我更多的说我觉得可能哪件事情不适合我,那么我不会说去PUA自己说我不够好,或者说我应该再努力去适应这个规则,我不会这样去做,我也非常感谢这样的自己。我会告诉自己不是你不够好,而是说可能你现在不是在最合适你的岗位和机会上面,你应该去看看其他的可能性。


出于这样的原因,我选择转行做了非技术的这些事情——转行很久以后,还有很多人在反复的说,你放弃技术这个事情很不理智,你放弃了7年的一个技术的背景,如何如何。但我觉得我不喜欢,7年又怎样,它还是属于一个沉没成本。我人生这么短暂,我肯定还是要拿我有限的时间去找我真正适合和喜欢的事情。


我就是放弃这个事情就很坚决,包括说我去尝试做商务也好或者风险投资也好,其实更多的还是说一方面是在经历和体验不一样的一些行业以及视角,另外一方面其实我是在去探索我自己的边界,自我的边界。我会觉得,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会用一些刻板印象来去规定自己,比如说我就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或者说我就是怎么样一个人,会自己给自己去打一些这种思想钢印。很多人还喜欢做那种星座测试,或者是性格职业的测试。很多迷茫的年轻人都喜欢这样做,包括我自己以前其实也是这个样子的。但是我后来发现,人有的时候并没有像你自己想象的那样了解自己。比如说我那个时候完全不会想到我自己,我最后的本命工作居然是做销售,我这样一个内向的人,我最大的天赋居然是洞察力、能够去换位思考。这个是我之前没有想过,而且也不会去想到的一些事情。


我在30岁之前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去探索我自己的边界,扩充自我这个容器。因为你只做你自己舒适圈内自己熟悉,或者是你认为你擅长和喜欢的事情的话,你只不过是在重复而已,这个东西其实并不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有些人可能他甚至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他只是硬撑而已,别人告诉他你应该去走这条路线。我在这个过程当中始终是在思考的,到底我的优势和天赋是什么。但是这样的一个选择,从传统的视角来讲还是蛮冒险的。


我30岁那一年,因为我这样的选择,其实在传统职场上吃了很大的亏,还是蛮受挫的。那一年是我创业两年,自己真金实银的投了钱,也出了力,但是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就灰溜溜地回到北京。回到北京以后,我要重新去找工作。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真的拿着简历去在市场上找工作,以前更多的还是前辈看到我身上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拉我去做了其他的事。


但是30岁那一年,我真的拿着我自己的简历去职场自己去找工作,我发现真的很难。每一个hr都会说,你的职业履历一点规划都没有,太跳跃了,他就会觉得你有没有想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就不要说他了,其实我都没有想清楚,我真的能一辈子在你这个公司、好好地按照你的规则,做一颗安安稳稳的螺丝钉吗?我其实是做不到的。那个时候我去找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家人会觉得你超过30岁了,你一个女生,你最好还是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稳定为主。我是出于心理才去尝试去做找工作的。


后面经历了一些失败的面试以后,我就反过来问自己这个问题。一方面可能你不符合他们给你对你的一些要求,就这个岗位的一些要求;但是反过来,你到底想希望工作给你带来什么?那个时候就思考这个问题,我就从源头去思考,我发现我真的特别讨厌通勤,不喜欢上下班。另外一点的话,我希望我做的这个事情是我有很大的自主意识的,不是说别人告诉我你应该做什么,或者说你需要去讨好谁来往上爬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我特别反感,而且从价值观底层是不喜欢的一些事情。第三个就是说我希望我先我做的这件事情是能够让收入和付出成正比。就是我的这些投入,我希望我能不依赖任何平台或者是公司,我靠自己也可以产出价值,这样的话其实我才会觉得我的自我价值会最大化。因为我不会说因为我离开了某一家公司,我就啥都不是了,我的光环就全都没掉了,我就又只能重新开始,被这些公司或者是hr去品头论足,当成这个一个被选择的商品。


我那个时候思考过这些以后,我才真正的去想到做保险经纪这一种自由职业的一个可能性。之前我一直是会觉得自由职业没有底薪,它不是一份正经的工作,或者说它只能作为一个副业。毕竟没有底薪,也有很大的一些不确定性。我当时把它想的是当成一个备胎,等我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再把它当成副业来去做。但是我重新思考了工作这件事情以后,我才发现其实传统职场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这种既稳定又理想的工作。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在做的事情,是你自己有百分百的控制权的,唯一一种可能就是你自己当老板。但是我自己创过业,我知道其实创业真的有很多不确定性,以及你也要投入很多,而且冒的风险其实比打工要大得多了。


但是做保险经纪那件事情,我发现它其实不需要你投入什么钱,而更多的是说去思考,就是说你自己怎么能够建立你的个人品牌,来去吸引客户来去认可你的专业的价值。包括通过经营团队,来去培养更多的专业的从业者,来去获得被动收入,把雪球去滚大。我发现其实这件事情前期虽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它真的是满足了我前面说的那几种诉求,以及是可以终身从事的。


在考察这个行业的时候,因为我是做过投资也创过业,而且是真的因为自己的理想主义有吃过亏,所以我后面在选择行业的时候,我其实还蛮现实的,我会考虑这个行业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你既然都是已经是一个没有底薪的自由职业了,我一定需要这个东西的天花板足够高,让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头的那种,我才能够做一辈子。


那个时候我查到了几个数据,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分享一下。当时,国内就2017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是全球保费规模第二大的市场,就论保费规模的话是仅次于美国的。但是论保险深度,还有保险密度,是全球倒数的,这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国家有多少人买了保险,买的保额够不够,这个没有达到全球的平均水平,在全世界都是倒数的。也就是说其实保险这个领域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量市场,以及我们在做的保险经纪,就是你可以同时代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而不是说只能代理某一家公司的。


这种中介的模式,在国内也是非常小众的,大概是在所有的从业者里面占比不到4%,现在可能稍微多一点了,那个时候好像才只有2%还是3,反正就非常低。但是同样的这个东西在美国,我们现在4%这个水平,大概是美国1984年的一个水平,但是经过大概三十多年的发展,保险经纪在美国占比已经是68%了,从一个绝对的小众到了绝对的主流。这就说明什么?说明本身这个领域实际上它是会更迎合更适应这个市场,因为随着保险公司变多,大家的选择也多了,但他的选择成本就增大了,因为你可能买到不合适的产品,那就意味着你可能几十年时间还有金钱的一个沉没成本都摆在这里。


所以其实是很需要一些真的能够懂保险的人,而且是属于那种长期主义的,不是说我只是赚个快钱,在这里面忽悠客户的这种类型的,而是真正专业高素质的人才去做这样的事情。我就发现好像这条路线真的是我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天花板,即便说可能一开始会比较困难一些,但是值得我去投入。我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的保险经纪。


要是一开始我如果没有尝试过其他的一些职业选项,我一毕业就选择了保险也好或者什么的,我可能不一定会这么认可,这么投入地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觉得可能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尝试过,很多种可能性是没有尝试过的。但是我实际真的是在各个领域付出了时间精力,去感受了以后,我真真切切的从我的经验当中认识到,你如果把自由看得很重要,你想要完全受你自己控制的一种人生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话,你其实只能靠你自己,而不是说去依赖所谓的体制或者是所谓的一些大公司。


你看这些年大很多大公司,比如遇到一些行业或者政策的一些变化,它自身难保的时候,它第一件事情就是砍掉那些福利很好的中层,要么就是降薪,要么可能给他们穿小鞋,或者是怎么样,我听到很多这样的一些故事。并不是说你在一家很好的公司,有了很好的职位,那么你一辈子都安稳无忧了。这个我觉得也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那种感觉。你在这里面可能福利环境太好了,所以你可能意识不到外界发生着什么,以及这些不确定性也可能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这个是我自己的一个思考的过程。


宫师姐:谢谢你分享这么详细。在我们结束之前,我还有一个脑洞题要问一下,如果有时光机的话,你会穿回去对年轻一点的自己、某个时刻的自己的,说点什么?

分享者:严格来说,我是不会后悔的人,我一般不会说去为自己做的一些选择去后悔,但是如果说这件事情是让我重来一遍,或者是说可能和跟我类似性格的一些人去做一些建议的话,我倒是有一些思考,因为后面也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来去做职业方面的咨询。我会提醒自己,如果能够再早一点去思考工作这件事情的话,我会告诉自己三个事情。


第一个,如果说找到可能发现某一件事情不适合自己的时候,最好是先去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破圈,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一开始在大厂非常迷茫和痛苦的时候,我希望自己知道的。因为当你的时间完全被工作这些东西占据的时候,你是没有余力去踏出舒适圈的。你可能工作完了以后,你就只想躺着,或者是做一些娱乐活动。我第一份工作虽然不是我自己擅长或者是我特别喜欢的,但是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


所以我不后悔去大厂。我觉得第一份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讲,平台实际上是比你做什么事情更加重要的,特别是说如果你的出身或者是学历比较一般,在一家大公司实际上是帮你重新打标签的一个机会。虽然说我不喜欢被打标签,但是社会的规则往往是这样的,人们也往往是通过标签来去快速认识一个人。我不后悔一开始就来大厂,但是我会希望自己能够说抽离地去看待工作这件事情,去尽早地考虑,你做的事情,如果不是你喜欢的话,那么就尽快去认识有不同经历的人,去跟他们去交流,早点破圈。


另外的话,我之前有说到找到自己的交叉点,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可以让其他的朋友去借鉴的。

如果说我给原来的自己去提一个建议的话,我会希望自己能够在情绪价值这些方面多多注意一些。说实话我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我很感谢我整个职业转型的过程当中的遇到的这些贵人,他们真的没有用一种传统的眼光来去看,才会看到我的一些优势,也很包容我的一些缺点。但是反过来说,大家在步入社会之后,你会经常看到有一些人也许能力不如你,但是他各方面的机会都比你多,比如说升职或者说加薪,或者是转到其他岗项目组的一些机会都比较多。其实主要的点就是在于他很清楚去怎么样去换位思考,了解那些掌握了他往上走的机会的人,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虽然说我不喜欢,或者是说比较反感职场上面单纯的拍马屁的行为,但是我觉得其实这个东西放之四海都是皆准的。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也好,或者是一个关系当中,其实人们都是希望自己的价值或者自己的需要被看到和被满足的。我其实在这方面是比较迟钝的,我是直到后面自己做了销售以后,就做了自由职业之后,我才明显发现,自己的在沟通上面软硬的实力提升了以后,做很多事情,就像四两拨千斤一样,比以前容易很多。


其实说白了你见多识广,而且你懂得怎么样去换位思考,这样的话你的洞察力就是能够去很好的去培养出来,你将来再想去争取一些你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或者你想去影响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更加懂得不是说一味的去讲我想要什么,而是更多的是去思考,谁能够给我带来我想要的东西,TA需要什么,我要怎么样去用我的一些价值点来去交换TA对我的帮助。这样的话其实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其他的领域里面,成功的几率,包括说成功的速度都会大大的提升。


宫师姐:好,特别谢谢你的分享。我就先录到这里。

分享者:好的。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如果你愿意加入分享、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欢迎你通过邮件联系我:share.with.gong@gmail.com


欢迎关注公众号“撞墙笔记”,私信宫师姐、分享你的所思所想。

1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切牛肉的固有体系和全新思路

我一直认为切割牛肉有几个各自独美的框架和配套的烹饪体系,且互不干涉,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思维竟如此被框住,值得记一笔。以下。 绞肉之外,牛肉切割系统大概有以下六种: 集市肉摊的牛肉:屠宰好的牛被分割成四块挂在肉钩子上,客人想买哪个部位就按照部位和重量割一团;例外是腱子肉,按个...

成年了,这108题你会做了吗?

在变成(中国)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之后,好像人们就要立刻从身心各方面变成"成年人"来做事。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学习练习的成长过程,但是一般学校教育从来不包含这些(不知道大城市的那些名校初高中会不会好些)。学校教育之外,很多人也得不到系统性学习练习这些成年人“知识点”的机会或者资源...

72天访谈72人:高考后以及大学后,他们走了什么样的个人道路、长成了什么样的大人?

写在前面 从时间和社会维度来看,高考对很多人都是一个人生节点(当然,也有很多学子选择了职业教育,见《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访上海市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姜教授、谈国内职业教育体系》),无论高考后如何做选择,我们都一脚踏入成年世界。时间滚滚向前,高考之后,我们不再有规整的集体学习生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