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时间:2023年3月
分享者经历:非典期间刷电影看闲书的非典型闲散高三生、物理竞赛保送北大元培、美国理论物理学博士、纽约软件工程师
他说:“有的时候热情可以弥补一部分天赋的欠缺,但有的时候确实不太容易弥补,而在这种时候往往你的热情其实会消退。” “你要区分这个是我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好找工作的所谓风口的所谓当下流行的声音,能够去区分这种声音,然后去忠实地找到自己的声音。”
读者预期管理: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他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录音开始了,谢谢你过来分享,我们先自我介绍一下。
分享者:大家好,我现在在纽约,是一个软件工程师。高三那年是2003年,理科,在上海读的中学。我没有高考,高中竞赛保送的大学,所以高三就没有参加高考。
宫师姐:讲一讲你高三的生活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分享者:高三生活其实,我们高三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保送的学校了,所以高三就有点没人管的状态。我们当时还住校,那年又是 SARS,导致我们那一年也不太方便出去,虽然没有新冠那么严重。SAR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多少还是有一些紧张的。
另一方面我们其实仍然还是算在学校的,老师还是负有责任,就是不可能把你放到社会上去,万一出什么事老师会有责任,所以还是关在学校。但是学校老师都在忙着其他学高三学生高考,也不太有时间管我们,所以我有点半放羊的状态。我们就平时自己看看书,老师会在讲堂放电影给我们看,就是一个很无所事事的状态,高三过了将近整一年都是这样。
宫师姐:你们高三这样子竞赛保送的同学大概有多少?
分享者:我们班保送大概有十几个十五六个,剩下可能一半可能有剩下十几个是参加高考的。但是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拆分到别的班里面了,就跟他们正常的去复习考试。因为不可能跟我们在一块,我们整天玩,他们不可能,对吧?准备也没法准备。没有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也没有老师给我们上课,所以相当于是自由闲散的闲散人员,在校学生人员。
宫师姐:听上去很幸福,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
分享者:就是我们那一年那一年就疯狂看电影。老师放电影是最好的,也不用管,电影往那一放,我们在那看,两小时过去了,又接下一部看。我们那会儿因为以前搞竞赛读书也没什么时间看电影,那一年看了很多电影,好莱坞的大片,经典的电影看了很多,还看书,老师还象征性地给我们上了一些大学的课微积分什么的,但是老师也不会很上心,并且他们也有自己的学生要管,我们也不是特别有动力去学,因为想以后反正大学还是要学的,没有必要提前学。大家有的人包括我就看书看比较多,就去图书馆借书看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然后有的人就打游戏听音乐,反正都有。
宫师姐:你提到说微积分,所以你当时选择保送的学校以及专业具体是什么?
分享者:我保送是北大,北大我们那个专业,虽然我是搞物理竞赛的,但是我其实最后去的是叫元培学院。元培学院它就是类似于什么实验班,所谓博雅教育这种院系,像浙大有叫竺可桢学院,南开有一个什么学院,清华那时候有基科班。元培他就是一个号称学习美国教育模式的一个地方,就是美国这边其实大学是不太讲专业的。你进来可能会讲你是工学院,还是比如说医学院或者是所谓文理学院,文理学院,它其实不再细分的,你是要学物理的学数学的不再细分的,你可能到了高年级你可以选一个相应的课程,专业课程会多一些。
当时我们元培学院就是想要学习这样一种模式,就是你在低年级的时候是不选专业的,选一些大家都会上的一些基础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有些普通化学之类的,他会分理科文理了,文科元培理科元培,在此基础之上,可能到高年级才会选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课,你才会选一个所谓的专业去毕业。
那个时候我就看专业,我当然也可以选物理系,但是我刚才看到这个项目,而且当时是一个比较新的元培计划,我看到我觉得就挺好的,我可以不选专业。以后,万一我喜欢别的专业,我也很容易的去转,就不用转系就可以实现转专业的效果,我当时就选了。
宫师姐:你进入元培学院之后,后来是要选专业的,后来是选了?
分享者:但是其实我在元培学院基本上也是以也是以物理课为主,对,因为我确实一直是比较喜欢物理学的,所以一直在学物理学,当然也学了一些别的课了,可能我的物理学的所上的课跟物理系的比会少一些,但是可能占了一半左右。
宫师姐:你高中时候有没有想象过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与后来实际的大学生活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分享者:高中没有太多想象,我觉得说实话,很简单的想法,就是你可以学到更深艰深的,比如说物理学或者数学对吧?当时就感觉是一个你学习领域的深入。但我觉得进入大学之后一个非常显著的感受,一个就是你个人的选择是可以非常多样的,就是你可以去卷你的学习,你的绩点GPA,你也可以把你的精力放在比如说去竞选学生干部,以后可能会走上仕途,你也可以去花很多精力去参加学生社团的社团活动。
我们身边的人,其实他们把精力花在的地方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现在可能大家会学习压力会更大一些,可能会卷自己成绩会多一些,我们当时真的还是比较相对比较自由的,就是你学习可能不一定要全到拼到4.0,你可能觉得三点几出头就可以了,然后你可以把精力花在其他自己更加感兴趣的活动、社团活动上面,当时还是选择还是蛮多的。
学习上来说,一个比较大的不同,我觉得学习的东西变得一下子开阔了很多。你像我们无论是高考还是竞赛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它其实是有一个限定的范围的,所谓的题库大纲等等,你把大纲里的东西相当有限的范围里做好,你就可以去比过别人,对吧?它就是一个卷的概念,但是你到大学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知识面一下拓宽的时候,你是不可能以一种穷尽的方式去学习知识的,这是种非常低效的行为。这一点其实给我的带来的不适还蛮强烈的,我一下子还是不太容易适应这样一种需要自己去探索学习方法,去构建自己学习的框架、探索学习方法,然后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无论是学科也好,学科的某一个子领域也好,哪怕是你要以后要做比如做科研,你以后是偏向做理论的还是偏实验的,这些东西都是不断选择的,结果在中学其实你是没得选的,你要做的东西就是高考规定的东西,你要做的程度就是在这个规定的东西里面做得越强越好,但是在大学里边我觉得选择是一个可能比你所谓努力或者卷更重要的一个因素。
宫师姐:你自己是怎么选的?
分享者:我的选择,因为我还是一直喜欢物理学,包括后来其实大学毕业也是出国学的物理学,出国读的博士,所以我当时还是以学好物理学,尤其学好理论物理学(你自己确实实验也不太擅长,也不太去感兴趣),作为我的一个主要方向。所以我的大学我觉得主要还是集中在以围绕着物理学为主。
但是我还是花了很多精力在其他的方向上探索,其中就包括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非物理专业的一些领域,比如说哲学比较感兴趣,历史学我也上了蛮多课——倒不一定是因为我感兴趣,而是恰恰因为我特别的不好、特别差,然后我觉得高中历史其实很难学到所谓真正的历史学,可能更多的是背条目背事件什么的,我其实希望自己有一种历史学的训练或者说一种熏陶,所以我更要自律来学很多历史学的课。哲学是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从学物理开始会思考一些哲学问题什么的。数学也是上了比较多的课,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会从事理论物理学的人,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这些,还是以围绕学习为主,对社团活动也参加一些,但是也比较正常。
宫师姐:所以你刚刚提到说大学毕业,就选择来美国读物理学的博士,也是理论物理方向。
分享者:对。
宫师姐:你读完博士之后是你好像也没有继续从事物理这一方面的?
分享者:对。我读完博士其实就转行了,博士毕业之后就开始工作了。对。
宫师姐:能否简单讲一下你当时是怎么做的选择?
分享者:在读博士期间,就我能明显感觉到,其实第一理论物理它确实是一个非常吃天赋的领域。所谓吃天赋,就是说你在这个领域里边,很多时候你不是靠努力就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比你有天赋的人,他可以很轻松地达到,可能你拼了老命才能达到的程度。这个是我的一个体验,在理论物理里面。我后来就看到自己确实没有太多这方面的天赋。
第二个我发现做科研尤其是做这种纯理论研究,它其实挺要耐得住寂寞的,你需要挺能够坐冷板凳。你要能够承受得住,可能你几年十几年没有做出相当有突破性的工作,把这个领域往前推进的这样一种工作。我当时也问自己是否能够耐得住这样一个寂寞,能够坐个十几年的冷板凳?后来发现我其实还是有很多其他方向感兴趣、值得去探索的,趁还年轻的时候,所以当时后来就觉得还是算了,我觉得继续做科研可能不太适合我,主要还是自己兴趣也比较广泛,想试试看别的行业,主要想看看别的行业,自己也没有好好的探索。
宫师姐:你提到天赋。像一般的人,他怎么来识别自己在这个方面有没有天赋?以你说的理论物理这个作为例子的话。
分享者:我觉得它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你对这个东西有没有热情,我觉得热情其实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你的天赋的欠缺。而且另一方面我觉得怎么说,天赋,我觉得这确实还是一种比较强的个人感受,你当然可以去评价这个人是不是有天赋,但我觉得很多时候还是个人、还是你自己,其实自己内心有一个声音,是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东西,可能不太会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喜欢你有热情的话,你会思考,我在这个事情上是不是有天赋?所谓天赋,你是不是有一种比如说直觉?或者比如说你是个运动员,你有一种身体的特殊的机能,对吧?比如说你的反应特别快,或者你的柔韧性特别强。当然这些有些是后天可以训练的,但有些真的是先天,是要老天爷赏饭吃的,这种东西我觉得是自己是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时候热情可以弥补一部分天赋的欠缺,但有的时候确实不太容易弥补,而在这种时候往往你的热情其实会消退。
宫师姐:你是在什么样子的一个时间点,有了这个对自己天赋上面的意识的?
分享者:是在博士第2年就开始了,因为那个时候就开始参与真正的科研工作了。我觉得很多人读博士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当你进入真正开始做科研工作的时候,和你以前在书本上学知识的时候,你的体验是非常不一样的,书本上给你喂给你的是那种给你给你嚼碎了,给你整理得非常organized非常细致的内容,是非常条理化的,非常清晰的,甚至非常优美的内容。它是给人别人喂给你的。但是一旦你进入工作,就是完全的荒野,你不知道方向是什么,你不知道应该去哪个方向去走,你不知道走多久你可以做出东西来,可能这个方向是个死胡同,你走个5年10年都做不出来。
这种感受就像我从中学到大学的感受,某种程度上是有类似的。中学的时候你知道这就是个大纲,我就学就完了,到大学的时候你发现大纲没了,或者说大纲非常宽泛,你穷尽的方式是学不完的,这个时候你就会有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去选择一些适当的内容去学习。
但那个时候你依然是知道书本的东西,它是一种高度条理化、高度系统化的东西,就是你花多少时间就能学到多少东西,然后当你进入科研的时候,它这种不确定性进入了一层,就是没有书本给你对吧?你自己去探索所有的方向、自己去尝试,而且没有任何承诺告诉你,你所付出的努力就会正比地获得你相应的回报,这个是没有的。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有天赋的人,你可以比较敏感的去看清楚一个领域是不是一个好的方向,是不是有希望,是不是值得你去花时间。但是如果你是没有天赋的人,你很容易陷入一种不断地探索失败,最后消磨你热情的这样一种困境。我觉得其实很多人他们的热情是在这种过程中被消磨掉了。
宫师姐:我们这样回顾一下,从高三一直到后面这么多年,如果有时光机的话,你会想要对小时候或者年轻一点的自己说点什么吗?
分享者:我觉得现在年轻人比我们当时还是条件好得多,你们通过互联网其实视野是很快很开阔的。我们当时,甚至更早的人,大家是没有太多的选择的。我就以高考填志愿为例,首先很多人你最后到了大学,未必是你当时填的想去的志愿,有很多客观因素让你去了这个方向,学了这个领域,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你未来的事业。即使是你自己选择的专业,你在高三那一年又对未来的专业有多少了解?肯定是不太了解的,可能是凭一种感觉去选专业,或者说凭借你的长辈或者师兄师姐的对于专业是不是好找工作、是不是未来的风口去选专业。但是我觉得,特别尤其是大学的时候,我觉得你更应该去在大学之前就可以去探索自己到底热情在什么地方,然后大学就应该去尽量的去尝试。在你选这个方向,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去不断地试错。大学其实是一个试错成本最低的环境,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进入社会进入工作,你的试错成本是越来越高的。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你总是要犯几次错,才能更好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那么你越早犯错、越早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你未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的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所以听起来有点陈词滥调,我觉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去探索不同的领域,去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你的长辈,你的师长,你的亲人灌输给你的声音,这个非常重要。就是你要区分这个是我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好找工作的所谓风口的所谓当下流行的声音,能够去区分这种声音,然后去忠实地找到自己的声音,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
宫师姐:这个也会是你想要对小时候的自己说的?
分享者:对,我可能不会说怀疑自己的选择,或者说我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是我觉得如果你能够当时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之后,依然做这个选择,可能会对我来说会让你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宫师姐:好,谢谢你分享这么多,我们录音就到这里。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如果你愿意加入分享、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欢迎你通过邮件联系我:share.with.gong@gmail.com
コメント